相信平常有在關注運動比賽的朋友們

尤其是棒球賽事的球迷們

對於Tommy John手術應該都不陌生

尤其投手動刀機率更大於野手

其中包含了

台灣第一位上大聯盟的投手曹錦輝

台灣第一位入選大聯盟明星賽的投手郭泓志

(郭泓志動過兩次Tommy John手術)

日職跟MLB經驗的台灣投手陳偉殷

以及2021大聯盟年度MVP日本選手大谷翔平

跟去年來台灣打球的前大聯盟日本投手田澤純一

都曾動過Tommy John手術

美國職棒MLB曾過TJ手術的名單

image

圖片來源:中國時報

 

什麼是Tommy John手術呢?

這種手術常見於需要手超過頭頂的投擲運動員

例如:棒球、標槍運動

受傷位置在:

尺骨附屬韌帶(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 )位於手肘的內側

主要發生原因:

重複性的外翻壓力造成

而且球速越快的選手越容易損傷

同樣的投球數越多或是肩部核心肌群無力也容易受傷

image

 

發生症狀:

急性損傷:

許多曾動過Tommy John的運動選手都說過

受傷前投出那一球後

會清楚聽到“啪”一聲後伴隨著疼痛或痠痛感

 

慢性損傷:

平時長期累積的小損傷

也是會慢慢累積而成

因此野手也是有選手動過Tommy John手術

例如:前統一獅外野手郭岱琦、中信兄弟外野手張志豪

 

受傷後除了疼痛感還會造成

球速下降、控球精準度變差

少數人會有手肘延伸至無名指及小指麻木的狀況

 

診斷方式:

經過核磁共振檢查評估韌帶撕裂或斷裂的狀況

以及理學檢查評估有無關節不穩定的情況

最後才會評估決定如何治療

image

 

治療方式:

保守治療:

1.休息:絕大多數案例第一線治療

2.物理治療:約四成的患者在六個月後可回復到受傷前的水準

 

手術治療:

1.韌帶修補:效果較差,後來逐漸被韌帶重建手術給取代

2.韌帶重建:也就是最有名的Tommy John手術

  1. 適用於保守治療無效或是職業選手想重返賽場
  2. 隨著手術技術及儀器日新月異,現在接近九成的患者可恢復到之前的水準
  3. 一般取自體韌帶做重建,常用的是手臂或大腿內後側韌帶
  4. 手術恢復時間因每人身體素質而異,且需搭配物理復健治療,約12個月至30個月
  5. 手術之後大部分投手仍能維持差不多的球速,但續航力可能會較差一些

image

 

上是針對「Tommy John手術」的案例分析

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解惑

如果還希望我介紹什麼骨科知識

歡迎留言讓我知道

我是林宗諭醫師

如果喜歡我的解說分享

別忘記追蹤我的FB粉專:

骨科生活 林宗諭醫師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宗諭醫師 的頭像
    林宗諭醫師

    骨科生活 林宗諭醫師

    林宗諭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