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徐女士是位80旬的阿嬤

本身患有骨質疏鬆的症狀

平日沒有與孩子同住

今年約6月時在家中不慎滑倒

開始覺得坐立難安不舒服

只有躺臥時感覺比較舒緩

但每當翻身要換姿勢時

就猶如錐心刺骨般的痛

經過幾天才告知家裡的孩子

經過檢查確定是「脊椎壓迫性骨折

image

 

什麼是脊椎壓迫性骨折?好發族群為何呢?

脊椎壓迫性骨折是指脊椎體發生斷裂或是塌陷

使得原本應該是正方形狀的椎體變成梯形或是壓扁的長方形

且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併發症

其中80歲以上的人受其影響多達50%

而超過70歲的人也有接近25%的發生率喔!

特別是停經後的婦女或家中長輩

如果查覺駝背、變矮及經常下背疼痛等症狀

建議應盡早就醫檢查、治療!

除了上述的年長者多是因為骨質疏鬆所造成之外

年輕患者則多因高能量創傷(如:墜樓、車禍)造成此症狀

image

 

脊椎壓迫性骨折症狀有哪些?

臨床的案例多以背痛為主

躺下時會感覺好轉

但站立或行走時疼痛感就會加劇

因此除了造成慢性的疼痛

還有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等問題

也有少數個案

可能因為神經受壓迫和神經損傷

導致背部刺痛和麻木感

 

如何診斷與檢查脊椎壓迫性骨折?

  1. 大多可以用X光片診斷,較複雜的個案(如:有神經損傷、疑似壓迫脊髓) ,可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
  2. 前面提到的年長者,可進一步安排骨質疏鬆檢查
  3. 駝背及身高變矮也很常見的狀況,臨床理學檢查口訣為”332”
  • 身高變矮超過3公分
  • 牆枕部距離超過3公分
  • 肋盆骨距離小於2公分

image

如何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?

保守治療:

  1. 多臥床休息,並搭配止痛藥舒緩疼痛感
  2. 穿背架(俗稱的穿鐵衣),可以用來支撐脊椎骨避免進一步惡化,每個人因為受傷位置不同,所需要的背架樣式也不同,因此需要至相關醫療機構丈量製作!!

image

 

手術治療:

  1. 骨水泥固定術: 就是俗稱的”灌骨泥”、“灌漿”,屬於微創手術的一種,其目的是緩解疼痛,將受損的脊椎骨空洞處手術,醫師會在脊椎骨中插入針頭並注射骨水泥填補
  2. 椎體成形術: 算是骨水泥固定術的升級版,又稱作”打氣球”,其治療方式是在脊椎骨折部分使用類似千斤頂或者其他撐開裝置,將被壓迫而變形的骨折部位先行復位,並在其中填充水泥
  3. 骨釘固定及減壓手術: 如果有神經損傷、脊椎不穩定或是需要矯正駝背情形者,可能就需要這種相對大一點的手術治療

image

 

以上是針對「脊椎壓迫性骨折」的案例分析

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解惑

如果還希望我介紹什麼骨科知識

歡迎留言讓我知道

我是林宗諭醫師

如果喜歡我的解說分享

別忘記追蹤我的FB粉專:

骨科生活 林宗諭醫師

arrow
arrow

    林宗諭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