貝克氏囊腫Baker's cyst
又稱膕窩水囊腫
是一種位於膝蓋後方的水瘤
屬於良性的囊腫積水
請放心它不會變成惡性腫瘤
主要產生的原因
常常是因為退化性關節炎、類風濕關節炎、半月板撕裂、十字韌帶損傷所產生
另外像是膝關節損傷或過度使用
也是行成貝克氏囊腫的原因之一
正常關節裡會有關節液
但當有病變刺激膝關節時
就會開始製造過多的滑液
例如:骨關節炎或半月板撕裂
當關節液體過多流往膝蓋後方時
就像一個一個單向的門閥開關
液體會只進不出
人體來不及吸收時就會越腫越大包
從而導致囊腫的形成
隨著時間增加積水愈積愈多
造成膝蓋後面有飽脹感或疼痛
嚴重的患者還會造成膝蓋和小腿腫脹
甚至壓迫到周邊的神經血管
貝克氏囊腫症狀為何?
貝克氏囊腫症狀可能會感覺關節緊緊的
有時會有疼痛感
關節的活動度受限
且膝蓋後方內側鼓起
產生一個像雞蛋或者是水球的腫塊
如何診斷貝克氏囊腫?
一般靠觸診理學檢查診斷
也可以用超音波或核磁共振造影掃描(MRI)做進一步的確定診斷
如何治療貝克氏囊腫?
保守治療:
- 如果是不嚴重的個案,有可能液體會被吸收囊腫會自行消失,所以大多一開始都是建議保守治療觀察及可。
- 減少活動並避免做刺激膝蓋的高強度活動(運動),可以幫助緩解症狀。
手術治療:
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,最後則是侵入性治療
囊腫抽吸:
門診當下就可執行,用針將體內液體抽掉,有些醫師會加打類固醇,但此方法並不能根治問題,且復發率甚高。
關節內視鏡手術:
傷口約1~2公分,用內視鏡去縫合或銷毀囊腫與膝關節之間的通道,好處是傷口小,缺點是手術中很難認定通道的位置。
切除手術:
傷口約6-7公分,直接在膝蓋後方切開皮膚將囊腫切除,並找尋水囊與關節的連繫通道將其縫合。
以上是針對「貝克氏囊腫」的案例分析
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解惑
如果還希望我介紹什麼骨科知識
歡迎留言讓我知道
我是林宗諭醫師
如果喜歡我的解說分享
別忘記追蹤我的FB粉專: